每次,我望见天空中飞过互相追逐小麻雀,便希望里面有那只被我放飞,并被我称之为“幸运”的小麻雀,也一直憧憬着它能在某一天回来看我。
我和它相逢那天是下午六点钟,爸爸和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气比较冷,我发现路旁有一团灰色的东西,我并没有在意,当走过它时,那团灰色东西突然扑楞楞动了起来,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凑近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只稚气末脱的小麻雀,它被冻的缩成了一团,我赶紧把它捉回了家,妈妈找来了一只小纸箱,在纸箱的一角铺上了棉花,另一头用小瓶盖放上了水和小米,安排好它的房间后,我怀着喜悦和担忧的心情注视着它,过了好一会小麻雀好像才从惊恐中缓了过来,睁开眼睛,转动小脑袋,四处打量着,我这时才发现我眼前的这只小麻雀长得非常可爱,漂亮;黄褐色的嘴巴上还有一些显示着它还未长大的黄嘴丫,身上带着斑点似的花纹,一条长尾巴支撑着身体的平衡,它可能被对面这个眯着眼睛看它的人吓住了,楞楞地盯住了我,小眼睛一眨一眨的,然后迅速退到了箱子角上,又缩成了一团,一动也不动,这时妈妈告诉我,它还不熟悉,让我离开偷偷的观察它,观察中我发现在它发现没有危险后,左右看了看,才一跳一跳的跑出来吃食,我的心情也由担忧变成了喜悦。
晚上,妈妈对我说:“这是一只麻雀宝宝,离开了妈妈的保护,多么可怜呀。”想到它刚才的经历,如果不是我发现了它,它会成什么样呢,思前想后我决定给它取一个名字—幸运。希望好运永远跟随着它。
经过几个月的喂养,“幸运”和我熟悉了起来,每天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着它的名字,给它喂食,它已经是我们家的一员,给我们全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就是清理鸟粪。后来“幸运”学会了飞翔,看着它展开双翅在屋里面飞来飞去,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会飞了的“幸运”,总是站在窗户上对外鸣叫,妈妈告诉我它是属于大自然的,它在想它的同伴。我的心瞬时痛了起来,离别的伤感使我一时难以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我决定放飞“幸运”。我依依不舍把它放在院子里,小麻雀往前跳了几步,一下飞到了树上,然后又下来,绕着我飞了一圈,转瞬间消失在天空中。
望着转瞬间消失在天空中的“幸运”,放飞的喜悦和离别的伤感同时涌向我的心田,那种感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天放学了,妈妈说在窗户上看到了“幸运”,它对着妈妈使劲点点小脑袋,“喳喳”叫了几声,然后飞走了。我虽然很遗憾没有看到它,但我相信,它还会回来的。
在我六岁的时候,就“认识”了古筝。古筝是由古琴演变而来的。我的古筝琴身是木质的,上面装有二十一根琴弦,从高到低会发出从清脆到浑厚不同的声音。琴头和琴尾两端都是用黑漆涂制而成,上面还雕刻有袅袅的飞天仙女图案,装饰得古筝成为一件典雅的艺术品。
我是一个古筝业余爱好者。几年来,古筝已经成了我的一位知心朋友。每当我伤心时,我就开始弹古筝,在一串串婉转古典的乐曲中,我的心情不禁变得明亮起来;每当我喜悦时,我也喜欢弹古筝,在一段段热烈欢快的筝曲里,我的精神都被感染在快乐的氛围中,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我最拿手的乐曲是《浏阳河》。《浏阳河》是一首赞颂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家乡湖南省湘潭县浏阳河风光以及他带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得解放的丰功伟绩的革命歌曲。每当我演奏的时候,都满怀对毛主席无比崇敬的心情,激情演奏每个乐符,真心体会革命感情。尤其是弹到这首曲子的快板部分的时候,我的双手在琴弦上欢快地跳跃,琴声忽大忽小,节奏时快时慢,力度有强有弱。我的心情也随着音乐意境热情豪迈,将浏阳河边的大好风景表现得活色生香,也将祖国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拜和爱戴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最喜欢的中国古典民乐是《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一首表现大自然中和谐柔美的山水风情的乐曲,也是我经常给家人表演的拿手戏。在弹奏表现“高山”的段落时,我的手指非常铿锵有力,弹出的琴声浑厚沉重,将高山的雄伟和险峻完美地表达了出来;在演奏表现“流水”的音乐时,我的手指柔柔地划着圈,轻轻地拨着弦,就好像潺潺地流水碰到了一块块石头,发出清脆地撞击声。在这时强时弱、亦静亦动地古典音乐中,常常让人不禁沉浸在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我喜欢古筝,更爱弹奏古筝,我们就是一对“好朋友”。在我的双手弹奏中,我们合作出一曲曲或清脆柔美、或激昂高亢、或热情欢快的乐曲,弹古筝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陶冶了我的心灵情操。我要勤奋练习古筝,用古筝那典雅优美的琴音给人们的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穿越厚重的历史,走过曲折的流年,回望这风风雨雨的几千年,有这样一位女子,被人们成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李清照。
在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在她与她的丈夫即将分别之时,李清照在锦帛上为赵明诚写下了这样的离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占兰州。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的丈夫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他们结婚二十六年,有着如胶似漆的感情,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他们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1277年,李清照夫妇随难民流落江南,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李清照终于心灰意冷,完成了《夏日绝句》。她的词一直都那么悲伤,凄婉,忧郁。她再也没有了“沉醉不知归路”的生活,只剩下“人比黄花瘦”的感叹,说不尽的愁。她是脆弱的,她把她的惆怅融入了诗词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又是坚强的,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压制下,她要承受怎样的质疑,受到多少敌对?但是,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所以,便有了“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李清照,坎坷的一生造就了她的不平凡,让她的词更有韵味,更有内涵。我没有资格来评价这样一位才女,我只能说,她是一位奇女子,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作出这些不俗的诗词。“才藻非女子事”,陆游是这样说的。
但是,李清照用她的情感,用她的心血浇灌出了璀璨的诗词花朵,告诉了世人,告诉了那个时代,谁说女子不如男。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四年来,我们上了许许多多堂课,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吴老师跟我们上的一堂作文课。
在上课之前,我们需要做眼保健操。吴老师随着眼保健操的音乐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教室,轻轻地放下了书本,从粉笔盒中拿了几支粉笔,在黑板上画了起来。我们在认认真真地做着眼保健操时,当家的同学压低声音悄悄地对我们说:“今天吴老师好奇怪啊!怎么突然在黑板上画起了画?你们可以眯着眼睛看一下!”不等当家人说完,我们就已经停下手中的动作,偷偷地看了起来。当然当家人什么都没有说,若无其事地接着“检查”。而正在专心致志画画的的吴老师自然也不会知道。不过我们很自觉,看了一眼就接着做眼保健操了。
随着眼保健操的音乐结束,吴老师也收起了最后一笔。等我们全部睁开眼睛时,吴老师已经用那魁梧的身体挡住了黑板上的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娃娃头。我们都在下边小声地交谈着,可还是猜不透吴老师这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我们的目光都转向了吴老师。希望他能快一点解答我们的疑问!而吴老师脸上挂上了孩子般的笑容,仿佛和我们一样,还是一个小学生呢。突然吴老师向前迈了一步,笑着对我们说:“现在!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画鼻子!怎么样啊?嗯?”原来是要做游戏啊!大家齐声欢呼道:“太棒了!”那声音都快把教学楼掀翻了,说不定在操场上还能听见呢!
画鼻子游戏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我们班上平衡能力超好的金思远。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领巾,给金思远蒙上眼睛,然后让他原地转三圈。接着给他一支粉笔让他给“娃娃“画鼻子。金思远一手拿粉笔,一手到处摸,以免被东西撞倒了。他手先摸到了讲台,然后再一点点地往讲台前方摸,接着他小心翼翼地膜到了黑板的一角,然后他举起拿粉笔的手,在我们的指导下画了一个鼻子。哈!他画歪了,画到了右眼的正下方。
第二个出场的是徐雨萱。同样她也被蒙上了眼睛,转三圈。可她却不像金思远一样顺利了,她完全弄错了方向。竟然跑到了胡新扬的座位那儿去了,来了一个南辕北辙。引得我们发出了雷鸣般的笑声。
因为是作文课,所以作文还是要写的。但那次我们却写的格外轻松,就像在抄写词语一样简单。那是因为吴老师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兴趣倍增,使我们拥有许多可以增加进去的感受。
那是我最喜欢的一节课。我好想回到上那级课的时候。可时光一去不复返,我永远也不可能回到那时候。一眨眼我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要迎接初中了。我希望在我们离开母校前吴老师还能给我们上一节那样生动的有趣的作文课……
每个人,人生中都会有自己最喜欢的经典作品,比如:《西游记》、《水浒传》、《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而我最喜欢的则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全过程为创作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细读来令人唏嘘感叹。
书中所塑造的大量血肉丰满、风采各异的人物也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形象。 从贾元春,因贤孝才德被选到宫中做女史去,到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从林黛玉,因母患病身亡,到,父令其去京城外祖母家长住。从“贾宝玉初会林黛玉”,到“中举遁空门”。从薛宝钗, “比通灵宝玉识金锁”,到“错演金玉姻缘”等。处处演绎着喜怒无常,举目皆是诗情画意。
《红楼梦》中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字字句句好似美轮美奂的水晶玲珑塔,写功细腻而不似蜜,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诗也能让人细嚼细尝。一个字有时也能代表一个很大的意思。就算你没有了解作者花的心血,从中也能猜出一二。 《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俩人互相互爱,而儿女姻缘自己和他〔她〕不能做主。从这可以看出封建末世的儿女姻缘是由父母做主,像“柔迎春误嫁山中狼”, “娇小姐伤心悲远嫁”……封建末世儿女姻缘有父母做主,未必不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好事。如果俩人难舍难分,或许会离家;或许会双双殉情,那时,父母后悔也来不及了;或许还会……总之封建末世儿女姻缘应由儿女双方互相看上。如果是这样,如花似玉的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也不会有这样的悲惨或悲伤的结局了;英俊潇洒的贾宝玉也不会出家当和尚了。林黛玉是怎么去了的?是被贾母等一些人,活生生的气死了的贾母等一些人,明知贾林俩人相爱,却把两人分开了,插个薛宝钗进来。
《红楼梦》字里行间,都是作者曹雪芹的血,像“贾宝玉试才大观园”时所吟的诗、春节时所制的灯谜、结社时所吟的诗和闲暇时所写的诗等,如果作者曹雪芹没有丰富的知识和见多识广,怎能写出这么多的:雅字、雅词、雅句,雅诗?
要说我喜欢的人可多了,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很很敬爱的曾老师江老师、特特崇拜的小江流儿。。。。。。可我最喜欢的人还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最亲密的哥们儿――邱东雄。
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浓眉大眼,尖尖的鼻头,大大的耳朵,一张能说会道的“乌鸦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次考试只要他比我考得好,这张嘴准会在我老妈面前小广播;一旦他不如我时,那张嘴便会鸦雀无声了。但这并不能影响到我们的友谊)。他还有一脑子的知识,一肚子的力气和一身的正义与勇敢。
记得有一次,天灰蒙蒙地刮起了大风,正好赶上深秋时节,吹得树枝光秃秃的,落叶满街乱“跑”,尘土四处飘荡。我和邱东雄手挽手地走在放学的路上,我们顺着风追着漫天飞舞的落叶,欢快地跳起了拉丁舞,这时,邱东雄突然来了一个大刹车,我正准备取笑他脑子进水了,可他那欲哭的表情实在令我惊讶。顺着他那同情的目光,我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举着一把超大号的扫帚艰难地扫着地上的落叶与灰尘,累得大汗淋漓。于是他不由自主地跑到老奶奶面前说了一声:“我来吧!”就夺过又大又沉的扫帚,卖力地扫起来。我被感动了,也不甘落后地跑到那儿拿起一只簸箕,帮着清理地上的垃圾,直到把落叶全扫干净为止。
还有一次,一下课,我就跟邱东雄下了“挑战书”,看看谁的知识更渊博,谁就能把对方PK掉。这次我们比赛的是地理知识,我拿出我的杀手锏――歪门邪道,和他开战了。他得意洋洋地
考我他的新得――墨西哥、巴西的首都?这哪能难倒我嘛,我毫不犹豫答道:“墨西哥城和巴西利亚!看我的――赤道几内亚是在赤道的南面还是北面?”“啊――”这下邱东雄傻眼了,他挠头抓腮了半天终于哑口无言了。我轻松地取得了这个回合的胜利!第二天一早,没想到他就拿着《世界地图册》把我出的题的答案指给我看。当时,我真佩服他对知识的一丝不苟啊!
那天放学后,我们俩趁着监督同学打扫卫生时赶紧做家庭作业。一会儿,曾老师进来了,邱东雄立刻站起来对着老师大叫:“老师,老师,我的作业做完了张川还没做完呢!”我把头埋得低低的,心里那个恨啊,真想把他煮了吃!只听老师笑呵呵地说:“你是做完了,可你没张川做的认真!”虽然,我有些反感他的沾沾自喜,但自那次以后,我尽量加快了速度,他也提高了作业的质量。我们俩总在你追我赶!
邱东雄,我们永远是最佳的竞争对手、最好的铁哥们!我喜欢你!
去年夏天,在爸爸的推荐下,我来到了书店买下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它所叙述的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从天下动乱到董卓叛变,接着群雄逐鹿,又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最后,三国同归于晋。书中的人物想必大家应该都在熟悉不过了吧: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司马懿、周瑜;有骁勇善战的张辽、夏侯惇、典韦,五虎大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有三国之君主——曹操、刘备、孙权;也有武功、才智兼备的姜维、陆逊等等。作者都把他们描绘的脍炙人口。其中,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最令我感动:关羽被魏国官兵的毒箭射伤右臂。关羽回营,将右臂中的毒箭拔出,不能运动。华佗听说了,从远方前来为关羽疗伤。一位小兵向关羽报告:“账外有人要想见您。”华佗走进来,介绍道:“我姓华,名佗。我已久仰将军大名,特此来为您疗毒。”说着,走到关羽旁边:“您需要准备一个铁柱,上面拴着铁链的一头。铁链的另一头拴着将军的左臂。然后,用被子蒙住将军的头。最后,再喝下麻沸散。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就可以给您刮骨疗伤了。因为您右臂上的箭毒已渗入骨头,如果再不医治,恐怕性命都难保。”“那就现在医吧。我看也用不着什么铁柱铁链,直接动刀吧。”关于轻松的说。说完,华佗用小刀刮开皮肉,露出骨头。又用小刀将青毒刮去,直到露出白骨。当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周围的将领都不敢看。而关于却在边下棋边吃鸡腿。疗完后,华佗称赞:“真不愧是名将啊!竟如此勇敢,天神啊!”从这个章回中,体现了关羽的勇敢和华佗的真诚。更让我们联想到整本书的精彩。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学会了许多人物的优点:各路名将的勇敢,各路军事的智慧,三国君主的远大志向。也让我懂得了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
总之,他是我受益匪浅。我爱这本经典著作——《三国演义》!
每当我吟诵着白居易的《草》,都不禁为诗人精巧的构思和新颖的比喻拍手叫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是千古不朽的佳句啊!
所以,它是我最喜欢的诗句。野草顽强,枯萎却不死,烧也烧不尽,只要春风再度重来,那土壤中饱含青春活力的根,就会抽枝发芽,再次地茁壮成长,绿遍大地。这是多么富有生气呀!白居易的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其实抒发了他少年气魄豪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奋斗不止、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使人读了之后很感动。白居易刚刚到长安求学,这时他才16岁,但是他下定了要求学的决心后,就勇往直前。不管在求学的路上遇到什么困难,他都永不放弃。他就像是那原野上的小草,受到挫折不会灰心,遇到困难不退却,永远进取。的确,他就以野草的顽强精神在文学的历程上艰苦地前进着。
所以说,这两句诗不正是他的奋斗精神的写照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这种精神的人很多很多,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只有9岁的林浩,在大地震发生时,他没有在灾难面前屈服,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以顽强的精神,救出两名同学。他的行为,不正是小草精神的集中体现吗?又如:出生在沈阳的赵晨飞,因为他出生时严重缺氧,所以造成了脑瘫。虽然他手脚都不能动,但他并不自卑,而是乐观、自信,积极地生活。
晨飞在学习中有一点令他非常苦恼,就是他的手不能写字。一位好心的叔叔听说了这件事后,就买了一台电脑送给他。虽然他只能用鼻尖和下巴来捶击键盘和鼠标,但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让他“写”字的机会。开始,他好几分钟才能打出一个字,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刻苦练习后,一分钟能打出十几个字了。他初中毕业后,专攻微机这门学科,后来,他还创建了己的微博,有了一定的成就。晨飞虽然瘫痪了,但他的那颗心却是火热的,因此,只要有了春风,他便会茁壮成长。
我想: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必需学习白居易这种刻苦顽强的战斗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正如他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打心底里喜欢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