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买回几条蚕儿,一片桑叶上,蠢蠢蠕动如蚂蚁。城里没有桑树,女儿日日从校门口买了桑叶洗净放在冰箱里。我从此除了读书、作文、养女儿、养猫咪,兼养蚕儿。
小蚕儿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儿。几天后便有半寸长,变为灰白色。撒上桑叶,立即峰拥而至,昂起头,沿桑叶边缘,一缕一缕大吞大咽,“蚕食”一语委实准确到极处。
蚕儿吃着,不断地排出绿色的颗粒状粪便,曾见有人用来装枕头,说是清火明目,不知中药里是如何雅称。蚕儿渐渐长大,终于有我的手指粗细,背上开始透亮,在盒里寻个角落,头一摇一摆,开始吐丝。
小时候听人讲,蚕儿在哪儿便吐成哪种形状的丝。在纸板上,则结成绵纸般薄薄的一层,家乡人在里面夹花样子、鞋样子,永不招虫蚀。还有人放在砚台里,柔软又吸水,文人好润笔,孙犁先生在文章里曾如此写。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启示: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吃过晚饭后没事可做,就跟家人一起玩纸牌的游戏。一盘、两盘、三盘……一连四盘,艾森豪威尔都是拿到很坏的牌。于是,他变得不高兴起来,嘴里念念叨叨地埋怨个不停。他母亲停下牌来,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继续玩下去,就不要埋怨手中的牌怎样;不管怎样的牌发到你手中,你都得拿着,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尽你所能,打好手里的每一张牌,求得最好的效果,人生也是如此。”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话,按照母亲的话去对待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全心全意地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来,经过自己艰苦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逝世后,约翰逊在给他致的悼词中对他作了高度评介。他的成功,正是承袭了他母亲当年对他教诲的结果。不管手中的牌如何,都不要埋怨,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尽你所能,打好手里的每一张牌,求得最好,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一拙一巧两个青年,同时到水塘钓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两个人均毫无收获。这时,拙者仍然坚守在原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使用着同样的方法,而巧者则不停地变换着钓鱼的地点,不断试验新的方法,甚至更换了钓具。如此这番,一天下来,拙者收获颇丰,巧者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为人处事不应该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终将一事无成。
大师只是笑笑,讲了第二个故事还是这两个人,巧者在经过数次尝试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位置,选择了最佳的钓具和最佳的方法,不断钓到大鱼。拙者不为所动,以不变应万变,却再也没有钓到鱼。
这?年轻人有些迟疑,我想,也许人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尝试并寻找最合理的生存方式,而不应该刻板教条,更不应该执迷不悟。
大师没有表态,接着讲了第三个故事:两个钓鱼的人虽然都竭尽了全力,但无论拙者多有耐心,也无论巧者如何尝试,最终两个人都设有再钓到鱼。
为什么?年轻人疑惑起来,那做人还有准则吗?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根本就没有鱼,大师笑了起来,其实为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没有千篇一律的处世原则,没有人能够教会你怎样生活,生活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去体味。
傍晚的校园场地上,常常有些父母带孩子来玩耍,那些胖乎乎、水灵灵的幼儿们聚在一起,顷刻即成朋友,大呼小叫的,坦荡、欢乐之情令人眼红。下面的游戏是很经典的一幕,我敢打赌我们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玩法
我假装是个有钱的买主,面前的四个幼儿分头去找石子儿,作为矿石卖给我,每堆矿石价值一元钱。
这些孩子忙忙碌碌,满头大汗,不亦乐乎。你看他们口袋里装得沉甸甸的,走起路来歪歪斜斜,非常认真的模样。
叔叔,这一堆卖给你!
我说:一元。然后给他一片树叶。他很小心地将树叶装进口袋。
又来一个女孩:叔叔,我卖矿石来了。我立即验货,然后全部收下,也给她一片树叶。她欢欢喜喜地跑了,继续找矿石。
这么来回往返地做买卖,我不知道要陪他们玩到什么时候,感觉很无聊。就在这时,一个孩子问:我们有多少钱了?其他孩子纷纷掏出树叶,一数,欢呼起来:我们有十元钱啦!有冰淇淋吃啦!然后就抛弃了我,假装去超市买冰淇淋了。
我呆呆地望着幼儿们的背影,心中惶惑刚才满头大汗的赚钱热情哪里去了?我忽然想起最近看到的新闻:说是一个高官贪污受贿数百万,还不满足,终于案发被捕。在法庭上,他痛哭流涕后悔莫及
对于幼儿们而言,赚钱不是目的,买冰淇淋才是最终追求;而钱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够用,便立即收手。我发现:我们在人生之初似乎都认可这个肤浅至极的哲理。那么,人随着他的成长,究竟是变聪明了还是背道而驰?
大卫是纽约一家大报社的记者。那天,他又要赴外地采访,像往常一样,他收拾好行李 ,一共两件,然后他和妻子匆匆告别就奔向机场。
飞机起飞后不久,突然剧烈地震荡了一下,接着又是几下。为了安全起见,机长要求乘 客把行李扔下去,以减轻飞机的重量。大卫把自己的大皮箱从行李架上取下来,扔下空中, 又把随身带的皮包扔了出去。但是一种深深的恐惧向他袭来,大卫尽量使自己保持平静,他 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匆匆给妻子写下简短的遗书:“亲爱的,如果我走了,请别太悲伤。我 在一个月前刚买了一份意外保险,放在书架第一层那几本新书的夹层里。如果我出意外,找 到那张保险单,我想它会帮助你的。原谅我,不能继续爱你,好好保重。爱你的大卫。”
那次机亡的乘客只有三分之一得到生还,而大卫竟毫发无损,真是奇迹。当然他损失了 两件行李,损失了一次采访好新闻的机会,不过他自己倒上了纽约各大报纸的头版。
感悟:其实,在人生旅程中不需要太多行李,只需要一样东西就够了,那就是爱!
女儿买回几条蚕儿,一片桑叶上,蠢蠢蠕动如蚂蚁。城里没有桑树,女儿日日从校门口买了桑叶洗净放在冰箱里。我从此除了读书、作文、养女儿、养猫咪,兼养蚕儿。
小蚕儿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儿。几天后便有半寸长,变为灰白色。撒上桑叶,立即峰拥而至,昂起头,沿桑叶边缘,一缕一缕大吞大咽,“蚕食”一语委实准确到极处。
蚕儿吃着,不断地排出绿色的颗粒状粪便,曾见有人用来装枕头,说是清火明目,不知中药里是如何雅称。蚕儿渐渐长大,终于有我的手指粗细,背上开始透亮,在盒里寻个角落,头一摇一摆,开始吐丝。
小时候听人讲,蚕儿在哪儿便吐成哪种形状的丝。在纸板上,则结成绵纸般薄薄的一层,家乡人在里面夹花样子、鞋样子,永不招虫蚀。还有人放在砚台里,柔软又吸水,文人好润笔,孙犁先生在文章里曾如此写。
卡莉·菲奥利娜是惠普的女总裁,她曾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过。毕业25年后,她回到母校演讲。她说:我在斯坦福上过的最难忘的一门课程是“中世纪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三大教派的政治哲学”。
每个星期我们都得阅读一部有关中世纪哲学的著作,而每个周末,得把这些哲学家们的思想言论进行提炼,总结成一份仅有2页纸的精髓。当时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先把它们缩成20页的东西,然后10页,最后到2页,而且是单面的稿纸。这岂止是总结啊?这简直就是把所有的事物还原成其最原始的形态,回复到事物最根本的精髓!
这些思想家们的哲学和意识形态无疑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那种近乎苛刻的提取精髓、追求完美精致的“蒸馏”过程才是我真正学到的东西。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近乎顽固的技能。而一直以来,我都反复受益着。这是一种提取事物精髓,还原事物本质的综合练习,而那门课程同时也让我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人生就是提取精华的过程。